心理健康小贴士|归因理论

作者:学工处、团委管理员 时间:2024-04-07 11:25:54 点击数:

引入

     结束了三天假期,想必各位小伙伴都开始摩拳擦掌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了吧。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个心理学小知识——归因理论,跟随小编一起学起来吧!

理论讲解

定义

归因(Attribution)起初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,它是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。研究的焦点在于个体如何对行为原因作解释,及这些解释的含义是什么。

起源与发展

     归因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首先提出的,随后引起了一系列心理学研究。

     韦纳近来使归因理论体系不断完善,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,并成为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。

理论内涵

海德认为,归因过程的重要部分是确定行为是由个人或外部环境原因引起的。他认为,决定行为的个人原因主要包括人格、品质、动机、情绪、态度、心境、努力、能力等。决定行为的环境原因主要是情境因素,像任务的难易程度,活动提供的奖赏或惩罚、运气等。

韦纳新近的归因研究和早期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。他所关注的问题核心是对归因后果的研究,即集中于探查和评价归因的后果。具体来说就是,归因影响到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,而这种归因后果又促动后继的行为,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。这个模式强调了归因、情感、期望与行为之间的动力关系。

韦纳对它的解释是:个人知觉到的成败原因影响个体对未来的预期,并引发特殊的情感,后继行为受个人情感和预期结果的影响。举个栗子,如果个人把其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,就会感到心灰意冷,并可能丧失努力的意愿。相反,若把其失败归结于他人等外在因素,则其行为就大不相同。

实践应用

1. 归因方式与学业动机

根据归因理论,学生如果把考试成功结果归因于内部的、稳定的原因(如能力强),而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外部的、不稳定的原因(如题目太难)时,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,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,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坚持学习。

相反,如果学生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的、不稳定的原因(如题目太容易),而失败时却归因于内部的、稳定的、不可控制的原因(如能力差),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,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,对将来成功的期望不高,也不愿付出努力。

2. 归因方式与抑郁

Abramson等人研究认为,归因方式是导致个体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一个人习惯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内部的、稳定的、普遍的原因,而把积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的、不稳定的、特殊的原因,那么,他就更有可能表现出抑郁的症状;相反,如果一个人习惯将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的、不稳定的、特殊的原因,而把积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内部的、稳定的、普遍的原因,那么,他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要小得多。

参考文献

[1] 张爱卿.(2003).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.教育研究与实验(01),38-41.

[2] 韩仁生.(2004).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.教育理论与与实践(04),4-7.

[3] Abramson, L. Y., Seligman, M. E., & Teasdale, J. D. (1978).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: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.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, 87(1), 49.

Copyright © 2023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-学工处 All Rights Reserved. 校址:江西省景德镇市县衙路 邮政编码:333400